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综述类稿件每篇来稿时请交稿件处理费30元,请作者以邮政汇款方式及时汇至编辑部(勿交个人)。本刊欢迎网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j-bio.net,到“作者在线投稿”模块,注册后按提示进行投稿。来稿请务必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手机号及Email地址,以便及时联系。投稿时请同时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模板在杂志网站可下载)。以电子邮件(Email)方式投稿的作者,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文稿所涉及课题如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基金等项目资助时,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基金资助项目证书(包括项目编号)的复印件。
2、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综述类稿件本刊决定刊用时,通知作者交纳版面费,刊出后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致谢。学术简讯类稿件不收发表费,刊用后赠刊二本,寄第一作者。本刊与中华医学会其他系列杂志一样,已经加入《万方数据》,作者在投稿时即表明其同意发表后的文稿可在《万方数据》出现。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发文量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总被引频次
-
贝伐单抗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手段之一.近年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PDR取得一定成效.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既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又可弥补单独注射贝伐单抗治疗PDR的不足.两者联合用于治疗PDR短期内安全有效,但有时可出现视网膜脱离进展,玻璃体再积血,视网膜下出血......
作者:许艳;陈松 刊期: 2010- 02
-
翻译后修饰对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影响及白内障形成机制
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是蛋白质翻译后通过酶的催化或酶控制下的反应而发生修饰,包括糖基化、氨甲酰化、氧化、磷酸化、乙酰化、脱酰胺和切除作用等。白内障和老化被认为是一类结构性疾病(conformationaldisease)。PTM可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α-晶体蛋白作为晶状体主要的结构蛋白质,具有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
作者:严宏 刊期: 2002- 02
-
蓖麻毒蛋白-mAb35对兔眼外肌的长期作用:可能的斜视治疗方法
......
作者: 刊期: 2003- 02
-
药源性干眼症
药源性干眼症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类药源性眼病,引起此病的药物有十余类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受体药、抗组胺药、抗抑郁症类药、抗精神病类药、激素类药、抗青光眼类药等.主要机制是药物影响副交感或交感神经系统,支配腺体分泌的通路受到阻断;或药物局部使用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异常.防治此类干眼症主要采用停药或换药,对因治疗以及对症处理.......
作者:杨永升;张守康;谢立科 刊期: 2012- 04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指不改变DNA排列次序而改变基因或染色体终表型的现象,其异常表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病患者中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目前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相关联,这些发现可能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新的可能性.......
作者:李逸丰;魏文斌 刊期: 2013- 06
-
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球结膜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以其无创、非接触、高分辨率的优势,迅速在眼科领域推广应用,检查部位从眼后节黄斑、视神经,发展到眼前节结构的观察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为临床诊疗与科研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临床资料.近年来,前节OCT技术被应用于球结膜的参数测定(如球结膜厚度测量)、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评估,以及结膜松弛症、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肿瘤、......
作者:符之瑄;张兴儒;韩竹梅 刊期: 2012- 06
-
国外重要的眼科多中心临床试验题录(三)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由治疗肿瘤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新生血管的方法。近年来,应用于眼科领域治疗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介绍了PDT的作用机制,PDT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及应用PDT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及新进展。......
作者:张青蔚 刊期: 2002- 03
-
干细胞与视网膜修复的研究进展
目前眼底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导致的视力障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干细胞包括视网膜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多功能诱导干细胞的视网膜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现就以上干细胞在视网膜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静;罗敏;谷平 刊期: 2010- 03
-
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病因不明,是眼外肌痫中诊断及治疗的难点.目前已发现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有5个遗传位点、1个致病基因.更深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是对先天性纤维化综合征进行恰当诊断、分类及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基因定位、致病基因等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先;胡聪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青光眼模型视神经损伤的评估方法
- 2 视觉发育中眼优势柱及其可塑性的研究
- 3 眼弓形体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 4 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 6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进展
- 7 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研究进展
- 8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 9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环曲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散光
- 10 《远程眼科学》一书出版
- 11 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 12 转基因技术在角膜病中的应用
- 13 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14 原发眼眶炎性假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15 饮水试验在青光眼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16 角膜内皮细胞压力调控的研究进展
-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18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钙通道的研究现状
- 19 01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缺氧性屈光变化
- 20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变化规律及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