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后囊混浊的研究新进展
后囊混浊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的病理学特征除了Soemmering环和Elschnig珍珠样小体外,还形成后囊纤维膜.近几年的研究认为其形成与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国内外对后囊混浊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形成机制的细胞生化学以及预防措施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林辉;齐艳华 刊期: 2001- 01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散光的控制
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但由此造成的术后散光越来越成为困扰眼科医师的棘手问题.本文从手术方式、手术切口、缝合等方面综述了影响术后散光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佳美;周波;施玉英 刊期: 2001- 01
-
增视性板层角膜移植术的进展
板层角膜移植术由于材料来源充足、无内皮排斥反应、无眼内手术并发症等特点,在角膜病的治疗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解决传统角膜板层移植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即术后植床与植片界面瘢痕形成以及不规则散光等引起的术后增视效果不佳,准分子介入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应用微型角膜刀的角膜板层移植术、无缝线角膜板层移植术、房水-空气置换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可置换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的后部角膜移植术等改良的新手术方式,这......
作者:陈蔚;褚仁远;瞿佳 刊期: 2001- 01
-
双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双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白内障手术.本文对近年来国外相关报道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该手术的发展经过、临床效果、手术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结论:双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万修华;姚克 刊期: 2001- 01
-
人工晶状体镜片的设计方式与后发性白内障关系的探讨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人工晶状体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人工晶状体镜片的不同设计方式类型对术后后囊混浊程度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资料表明;能够通过在囊内制造一个间断的锋利弯曲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边缘为抑制后囊混浊发生的佳选择.......
作者:张红言;郝玉芝;施玉英 刊期: 2001- 01
-
术后眼内炎
眼部手术所发生的眼内炎与手术区域致病菌的污染、致病菌种类、病人本身条件、手术方式、术中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相关.本文通过对眼内炎致病菌种类、来源、发生眼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综述.旨在临床上对术后眼内炎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正确选择敏感抗生素及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戴虹;卢颖毅;张尧贞 刊期: 2001- 01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视觉保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促进多种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对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起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BDNF的基因结构、受体及mRNA表达、作用的神经群等各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视觉系统生长发育、损伤修复与BDNF的关系,讨论了其在眼科的应用前景.......
作者:乔春艳;林丁;刘磊 刊期: 2001- 01
-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
玻璃体内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依其载药方式和释药机制的特点,一般可分为库贮型和基质型这两类释药装置.前者主要以生物惰性材料醋酸乙烯乙酯(EVA)和聚乙烯醇(PVA)包封制成,多属非蚀解型植入剂,其释药研究显示较好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后者一般是用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及其共聚物聚乳糖酸(PLGA)模压制成,属生物蚀解型植入剂,实验研究显示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有人将可蚀......
作者:陈建斌;曾水清 刊期: 2001- 01
-
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是有前景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法学、免疫学、解剖学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宁;夏小平 刊期: 2001- 01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介入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部疾病,其后果极为严重.近的局部动脉内介入溶栓疗法给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预后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目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介入溶栓治疗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马建民;杨新吉;李志辉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进展的视盘形态学危险因素
- 2 老年黄斑变性视杆细胞易感性
- 3 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4 OCT 测量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5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的处理
- 6 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
- 7 干细胞与视网膜修复的研究进展
- 8 MiRNA与眼部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9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0 硼中子俘获疗法进展及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展望
- 11 角膜屈光手术光学区及有效光学区的研究进展
-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 13 肉毒毒素治疗中出现的免疫抵抗
- 14 影响老视眼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
- 15 Bevac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16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研究进展
-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
- 18 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9 高眼压症
- 20 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