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探索基于视神经保护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是青光眼研究领域的热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涉及神经营养因子剥夺、细胞内钙升高、氧化应激等多环节异常.在合理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视神经保护的临床转化研究,可望为人类青光眼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张懿;吴继红 刊期: 2015- 04
-
近视儿童双眼视觉功能的研究进展
近视性屈光不正已日渐成为影响儿童视力及视觉发育的主要眼病.随着对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探索,其双眼视觉功能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研究表明,调节系统异常、辐辏参数及立体视功能均与儿童近视关系密切.提示我们在矫治儿童近视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其单眼视力,还应同时关注并全面了解双眼视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合理的视觉训练来改善双眼视觉状态.......
作者:李静姣;周华;钟华 刊期: 2015- 04
-
线粒体功能失调和氧化应激在小梁网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小梁网是青光眼在前房的靶组织,小梁网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时可引起眼压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失调和氧化应激在小梁网细胞损伤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当线粒体功能失调时细胞内ATP合成减少且活性氧生成过多.体内过多的活性氧物质堆积导致线粒体DNA损伤,引起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反过来生成更多的活性氧物质.活性氧的释放和损伤的线粒体可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
作者:孙瑞竹;张绍丹;粱远波;吕帆 刊期: 2015- 04
-
黄斑内层视网膜厚度测量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盘凹陷性萎缩和视野进行性损害为特点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传统视野“金标准”及视网膜全层厚度测量在青光眼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而黄斑区内层厚度测量由于其生理优势可能有助于早期青光眼诊断.目前快速发展的OCT技术已经能够分离测量视网膜黄斑内层厚度,至今也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黄斑内层厚度测量在早期青光眼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发现其基线指标可能对青光眼进展有预测价值.......
作者:徐丽娟;梁远波;瞿佳 刊期: 2015- 04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前房角突然关闭而引起眼压急剧升高的一种青光眼类型,在亚洲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引起的视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杯盘比扩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失和视野缺损等.迄今有关其视神经损害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压力因素、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分子因素等方面.一氧化氮、视网膜内谷氨酸水平与Ca2+超载、内皮素-1、大胶质细胞活化、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
作者:解梦;樊宁;田祥;彭玉豪;刘旭阳 刊期: 2015- 04
-
眼底成像技术新进展——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
视网膜成像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将3D视网膜结构转变成2D平面图像的光学过程.由于视网膜成像快速、便捷,在眼科领域广泛被应用,尤其在眼底病的筛查、诊断、治疗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技术的应用,出现了非散瞳的视网膜成像方法,其图像清晰且可分层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霍妍佼;魏文斌 刊期: 2015- 04
-
β-胡萝卜素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应用及风险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以不可逆性的中心视力下降或丧失为特征的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β-胡萝卜素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干性AMD.然而,研究发现过多摄人β-胡萝卜素会增加吸烟者肺癌的患病风险和死亡率.因此,研究者尝试用叶黄素及玉米黄质替代β-胡萝卜素,期望其抗氧化作用对AMD的治疗有所......
作者:雒旭;王方 刊期: 2015- 04
-
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变化规律及危险因素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主要方法.眼压升高是术后一周内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眼压峰值多出现在术后当日.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机制不明确,目前认为硅油填充是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与原有病变和手术干预的其它方面,如糖尿病、高龄、联合手术等相关.......
作者:姜明明;孙大卫 刊期: 2015- 04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现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与干性AMD相比,湿性AMD病情发展更为迅速,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湿性AMD的治疗主要包括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基因治疗.其中光动力疗法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应用成为近年来湿性AMD治疗的热点,而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药物、放射治疗及基因治......
作者:安喜艳;苏九妹 刊期: 2015- 0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及预后的关键.目前已报道多种抗新生血管药物,其中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而其他药物仍处于动物或临床试验,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可直接抑制新生血管外,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连接蛋白Shc均参与到新生血管生成过程,可成为抗新生血管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艾诗蓓;陈忠平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
- 1 新型视野检查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2 血糖记忆
- 3 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 4 013 由OPTN突变引起的成人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5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 6 糖尿病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机制研究进展
- 7 青光眼视盘的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 8 黄斑裂孔内界膜剥离术中应用吲哚青绿对视网膜的影响
- 9 小窝及其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
- 10 Smad 7抑制TGF-β2的抗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效应并加速内皮损伤
- 11 双眼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
- 12 肉毒毒素治疗中出现的免疫抵抗
-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病因的研究现状
- 14 新型抗青光眼药物
- 15 组织工程骨在眼眶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 16 儿童青光眼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 17 年龄相关性及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轴突的改变与区别
- 18 内皮素对眼部效应的研究进展
- 19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及其与高血压其他靶器官风险的关系
- 20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眼部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