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后发性白内障(亦称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由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囊膜上转分化、增生、移行,产生胶原所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不表达,而在前囊膜下型白内障及后囊膜混浊时大量表达,产生胶原,参与前囊膜下型白内障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TG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作者:马波;裴澄;康前雁 刊期: 2011- 06

  • 表观遗传学在眼内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研究对象是在未出现DNA序列改变的前提下发生的可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随着对肿瘤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DNA序列以外的调控机制(即表观遗传学)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具体介绍表观遗传学在癌症发生中尤其是在眼内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倩;魏文斌 刊期: 2011- 06

  • 结膜松弛症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显示结膜松弛症是年龄相关性眼病,老年人常见.球结膜变性、眼球运动及睑板腺功能障碍、下睑缘张力增高、结膜淋巴管受压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是结膜松弛症的病因.在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中出现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和防御素,黏蛋白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球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并有形态及超微结构异常,松弛结膜影响泪河、泪膜及泪液排泄.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研究发现泪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

    作者:韩竹梅;张兴儒 刊期: 2011- 06

  • 24小时动态眼压监测——角膜接触镜传感器监测法

    病理性跟压升高及昼夜波动是青光眼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降低眼压是目前惟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了解患者24小时的眼压波动状况并予以相应控制对青光眼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新型研制的动态眼压监测仪SENSIMEDTriggerfish通过在角膜接触镜中嵌入的张力探测传感器,可24小时连续监测眼压,临床应用前景较好.本文将此眼压测量仪器的结构、测量原理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曾颖;袁援生;钟华 刊期: 2011- 06

  • 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细胞凋亡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病理特征,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早期干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保护视网膜细胞,对保存DR患者视功能和延缓DR的进展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迄今较为明确的与DR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即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内质网应激通路等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毅超;张瑜;叶纹 刊期: 2011- 06

  • 眼部瘤外综合征

    10%~15%的肿瘤患者发生瘤外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s),而伴随视力下降的瘤外综合征较少见,且常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眼部瘤外综合征根据易感的眼组织分为四类: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双侧弥漫性色素性葡萄膜增生和瘤外视神经病变.很多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前可表现出视觉症状异常.熟悉眼部瘤外综合征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屠颖;魏文斌 刊期: 2011- 06

  • 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眼科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外显子组测序技术作为新一代的测序技术迅猛发展,受到遗传学多个领域的重视与应用,其在眼科遗传性疾病如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高度近视等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它是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方法、特点,其遗传学领域及眼科中的应用与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在眼科遗传学致病基因的检测和临床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青鸿;周南;齐艳华 刊期: 2011- 06

  • 玻璃体后脱离的分级及其与黄斑区病变的关系

    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常见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近年的研究表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急性发生;而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始于旁中心凹的局限性玻璃体脱离,缓慢、隐匿发展,并可能引发多种黄斑区病理性改变,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及牵拉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相关研究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及黄斑区相关病变为敏感,故以其断层影像为......

    作者:邵蕾;魏文斌 刊期: 2011- 06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目前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报道RVO的患病率为0.6%~1.6%,5年发病率为0.6%~1.2%,“BlueMountains眼病研究”、“BeaverDam眼病研究”报道的10年、15年发病率分别为1.6%、2.3%.可造成视网膜动静脉管壁结构损害、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液成分改变的多种全身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

    作者:周金琼;徐亮;王爽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