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小胶质细胞的应答——从神经血管单元角度探讨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改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视网膜中持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引起视网膜神经元损伤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小胶质细胞在生理条件和糖尿病时在视网膜中的分布、形态、表面标志分子谱构成和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生理条件下神经血管单元中小胶质细胞的功能、调节及其参与糖尿......
作者:张爱平;曹文俊 刊期: 2013- 05
-
视网膜外层结构与视网膜疾病视功能预后的新认识
随着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技术的发展,视网膜细微结构更多的细节可被观察.在视网膜外层的OCT成像中有四条高反射线,即外界膜(externallimitingmembrane,ELM)、内节/外节交界区(innersegment/outersegmentjunction,IS/OS)、锥细胞外节末端(coneoutersegmentti......
作者:田弘亚;王方 刊期: 2013- 05
-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研究进展
青光眼与白内障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患者较多,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方法也较多.随着眼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发展,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复杂性青光眼的手段,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青光眼时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适应证、原理、效果、并发症以及与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比较作一综述.......
作者:张运江;俞方良 刊期: 2013- 05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历史及现状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指不同方式白内障摘除与不同方式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目前狭义上主要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滤过性手术尤其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手术从囊内摘除、囊外摘除到目前的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甚至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小梁切除术目前主要是巩膜瓣牢固缝线、抗代谢药物(尤其是丝裂霉素)应用和巩膜瓣缝线调控性拆除.目前联合手术适应证尚缺乏统一标准,有学者主张对于房角粘连≥......
作者:朱伟;王涛 刊期: 2013- 05
-
玻璃体内注药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近年来玻璃体内药物注射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制剂已成为眼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因此更有必要认真审视其并发症,尤其是眼内炎这一玻璃体内注射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制剂后眼内炎发生率约0.02%~0.09%.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前危险因素(活动性外眼感染、按压眼睑......
作者:李逸丰;魏文斌 刊期: 2013- 05
-
人眼眩光发生机制及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人眼眩光一般是指由于从外界进入眼内的迷乱光线抑制了正常光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而形成的不舒适感觉.其在不同的领域及专业中涵义均有所不同.尽管目前眩光测量方法众多,但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在临床及研究工作中需谨慎甄别不同眩光定义及测量方法对患者视觉质量评估造成的偏倚.由于眩光研究受到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和缺乏跨学科交流的影响,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全面有效地防治眩光.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眩光在眼科、照明工程、神经学以......
作者:蔡啸谷;乔利亚;管征;万修华;王宁利 刊期: 2013- 05
-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的葡萄膜炎之一,是重要的致盲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与其他类型葡萄膜炎混淆,较难及时进行病因诊断;治疗上,由于较难针对病因治疗,常常存在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迁延反复.本文就疱疹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及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比较了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疱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归纳了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
作者:朱雪梅;赵明威 刊期: 2013- 05
-
干眼病理损害中的炎症机制
干眼是一种泪液和眼表的多因素性疾病,可引起眼部不适、视觉障碍、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并伴有泪膜渗透性升高和眼表炎症.目前研究表明,炎症在干眼的发病和病理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炎症与泪液渗透压、眼表黏蛋白表达、角结膜上皮结构及功能、泪腺及睑板腺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炎症造成干眼眼表和泪液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牛亮亮;王艳 刊期: 2013- 05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作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靶点
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fication,PCO)(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防治PCO是保障白内障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术中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移行和上皮-间质转化是PCO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通过正性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迁移、转分化及凋亡......
作者:姜丽丽;马忠旭 刊期: 2013- 05
-
小梁切除术术后管理至关重要
小梁切除术的远期成功取决于手术本身的质量和术后管理水平.本文阐述了术后管理重要性的缘由和依据,介绍了术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作者:任泽钦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口服万艾可导致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2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模型构建与选择
- 3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作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靶点
- 4 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屈光手术
- 5 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
- 6 颅脑肿瘤和视路肿瘤的眼部表现
- 7 葡萄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 8 小梁切除术术后管理至关重要
- 9 氢气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在眼病的应用研究
- 10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应用与手术技术
- 1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病毒原因
- 12 人体血清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
- 13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4 糖尿病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
- 15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其形态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手术治疗
- 17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
- 18 视网膜色素变性新疗法的评估
- 19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 20 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