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Toll样受体-4在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和作用

    Toll样受体-4(TLR4)作为内毒素的识别受体在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葡萄膜炎发病中TLR4的作用不断被证实:TLR4基因突变的C3H/HeJ小鼠不能诱导出葡萄膜炎;正常人眼葡萄膜中有TLR4表达而且是有功能的;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TLR4功能下降.本文对TLR4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信号传导通路的进展及其在抗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卢弘;陈巍;张玮 刊期: 2008- 01

  • 晶状体后囊膜缺损或悬韧带断离时人工晶状体固定的方法

    后囊膜破裂和(或)悬韧带断离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常会遇到,由于不能安全地固定在囊袋内或睫状沟,往往不得不放弃植入人工晶状体.近年来一些固定人工晶状体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如采用囊袋张力环、房角支撑法、前房虹膜固定法、后房虹膜固定法、后房巩膜缝线固定法等.本文介绍其各自特点和手术操作要点,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介绍了笔者利用普通后房型人工品状体同定于虹膜的初步尝试,以......

    作者:尤宇一;袁非 刊期: 2008- 01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眼部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及发展密切相关.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通过促血管新生及维持血管内皮功能来参与生理性与病理性血管形成,VEGF等多种因子与某些药物可影响EPc的增殖、分化和迁移.针对EPC的治疗有望成为眼科新生血管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李建桥;罗燕;唐仕波 刊期: 2008- 01

  • 晶状体前囊膜的应用研究

    随着移植学和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已开始认识到晶状体前囊膜作为一种移植材料或支架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潜能.晶状体前囊膜由Ⅳ型胶原组成,来源广、费用低、保存简便,是良好的促修复材料,它不仅能起保护、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作用,而且能作为十细胞扩增支架治疗眼科多种疑难疾病,并在青光眼、视网膜黄斑变性中起到抗纤维增生和机械阻隔作用.它将成为各种内皮细胞、胚胎或成体干细胞的扩增支架应用于眼表重......

    作者:邵毅;刘祖国 刊期: 2008- 01

  •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近年的研究发现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病原体的感染密切相关,通过病原体对免疫系统的慢性刺激,终导致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转化,是一种抗原驱动的肿瘤性病变.本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与鹦鹉热衣原体、幽门螺杆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毕颖文;陈荣家 刊期: 2008- 01

  • 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研究现状

    Müi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重要的胶质细胞,了解其在健康视网膜的生理及功能和在病变视网膜的病理变化,可更好地理解在病变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胶质反应,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被激活,井受:Notch等一些信号通路的调控.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维持视网膜正常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病变视网膜中Müller细胞主要表现胶质增......

    作者:蔡琴华;夏春林 刊期: 2008- 01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人类视觉皮层定位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空间分辨率高且可精确定位大脑功能活动区域的技术,在哺乳动物尤其是猕猴和人类的视觉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综述了人类大脑功能性磁共振信号的测量原理、方法和定位,介绍了视觉皮层的功能分区,包括已得到普遍承认的11个视觉相关区域,其可能的组织形式是依据共同的离心性分布特点将它们分成数个簇,在一个簇内的各分区有相似的视觉功能.......

    作者:李青;魏文斌 刊期: 2008- 01

  • 干眼症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应激反应中起着枢纽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近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皆显示,该信号通路在干眼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干眼症的多种诱发因素皆可能导致泪液和眼表组织中的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TGF-β等生长因子水平升高,激活MAPK信号通路,后者可进一步促使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某些生长因子......

    作者:肖位保;叶纹 刊期: 2008- 01

  • 玻璃体切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严重术后并发症.本文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临床特点、致病菌、易患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总结,旨在提示临床医生对此并发症及时发现、积极处理,以改善预后.......

    作者:戎芳;刘武 刊期: 2008- 01

  • 基因芯片在全身和角膜致病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高新技术,具有快捷、高效、高通量的检测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身致病性真菌的诊断、种属鉴定、致病机制研究及耐药性研究.近来,其存角膜致病真菌的基冈诊断和角膜感染真菌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开展和推广.......

    作者:董燕玲;齐飞;谢立信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