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细胞外基质在LASIK术后角膜瓣黏附机制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早期角膜瓣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以Ⅲ型、Ⅵ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与该黏附机制关系为密切.细胞外基质对角膜瓣与基质层之间的黏附起骨架作用,对角膜活性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起促进作用.......
作者:张婉琪;谢军谊;孙康 刊期: 2006- 02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5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现有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以及即将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Macugen、Lucentis、曲安奈德、Retaane、Evi-zon、Avastin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琳;刘武 刊期: 2006- 02
-
LASIK术后角膜感染的研究进展
目前LASIK手术已经成为主要的角膜屈光手术.虽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术后角膜感染偶有发生,感染的后果严重危害视力.本文从LASIK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常见菌种、临床特点、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佼佼;李绍伟 刊期: 2006- 02
-
黄斑转位术后旋转斜视的手术治疗
黄斑转位术是临床上针对黄斑区病变的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它可以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中心视力,但也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旋转斜视.针对后者有人采用同期或二期斜视手术消除患者术后出现的视物倾斜和复视症状.本文就黄斑转位术后继发旋转斜视的过程和手术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陈遐;赵堪兴 刊期: 2006- 02
-
不同种属眼外肌Pulley结构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上世纪末有学者发现人类眼外肌Pulley作为眼外肌的实际功能起点对眼球运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后,以活体动态影像学发现为基础,主动Pulley假说得以提出并用于眼球运动理论的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不同种系哺乳动物眼外肌Pulley的组织形态结构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种系的眼球运动机制不尽相同有关.有学者认为这一发现可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眼球运动机制.本文......
作者:孙春华;赵堪兴 刊期: 2006- 02
-
硅油眼内填充后的并发症
硅油作为一种暂时性玻璃体替代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硅油眼内填充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与硅油的理化性质及硅油移行有关.其中白内障、高眼压、角膜病变、硅油乳化较常见,中心暗点和硅油迁移入脑室是近期发现的两个并发症.......
作者:徐鼎;董方田 刊期: 2006- 02
-
角膜个体化切削
角膜个体化切削方法主要有波前像差引导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以及Q值调整、Kappa角补偿的切削模式,这些方法虽在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综合考虑不全、不能同时解决多个问题的缺陷,其有效性和可预测性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钱汉良;陈辉 刊期: 2006- 02
-
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治疗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种有效疗法.随着化学治疗等保守疗法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和眼球保存率均有较大提高.本文就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常用化疗方案、化疗效果、化疗毒性反应、环孢霉素A的应用、基因组的改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化疗后再复发的补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蕊;李彬 刊期: 2006- 02
-
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GLAST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先于血管损伤,引起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细胞外谷氨酸的大量蓄积,持久激活谷氨酸受体以及损伤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外谷氨酸的蓄积可能与视网膜Müller细胞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功能下降有关,致使细胞外的谷氨酸不能及时转运到Müller细胞内.本文就Müller细胞GLAST的作用机制及在糖尿病状态下功能的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毛静海;许迅 刊期: 2006- 02
-
脉冲电子崩解刀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驱除视网膜前膜的常规方法是机械性剪断和剥离,但伴有明显的牵引作用,容易导致视网膜撕裂和出血.脉冲电子崩解刀是一种新的无牵引作用、更精确的冷切割工具.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子崩解刀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安全性和效率.但仍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完善其性能.......
作者:高永峰;郭希让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星形胶质细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2 棘阿米巴的分型及鉴定研究进展
- 3 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4 偏振激光扫描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 5 环氧化酶-2与眼部疾病的关系
- 6 饮水试验在青光眼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7 视网膜血管手术操作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8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 9 眼球运动系统神经解剖生理学特点
- 10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 11
- 12 角膜缘干细胞基础研究新进展
-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进展-PKCβ抑制剂
- 14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遗传学因素
- 15 急性带状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 16 018 巩膜扩张术治疗老视眼的并发症
- 17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研究进展
- 18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 19 IN-1和CNTF对成年仓鼠视神经再生的协同作用
- 20 内皮抑素与眼内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