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10年第2期文章
  • Alport综合征眼部表现

    Alport综合征(Alportsyndrome,AS)是一种主要累及肾脏,同时伴眼、耳等其他器官损害的遗传性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方式.临床上以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眼部改变为特征.AS可伴有多种眼部改变,但通常认为特征性眼部异常仅包括前圆锥状晶状体、黄斑部视网膜斑点及赤道部视网膜斑点三种.AS患者的眼部表现不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亦有助于评价肾脏损害的程度及预后.眼部治疗主要针对影响......

    作者:赵亮;杨柳 刊期: 2010- 02

  • 真菌性角膜炎研究进展

    真菌性角膜炎作为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流行病学、诊断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小强;马林 刊期: 2010- 02

  • 睫状体和小梁网上相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房水由睫状上皮细胞产生,约80%通过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睫状上皮细胞和小梁网细胞上存在丰富的离子通道(Cl-通道、Ca~(2+)通道、K+通道和水通道蛋白等),这些通道对房水的产生和滤过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睫状体和小梁网上的离子通道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光眼研究和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唐雅婷;钱韶红 刊期: 2010- 02

  • 巨噬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细胞参与,多因素调控的复杂过程.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是视网膜主要的炎性细胞,参与视网膜的许多病理和生理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DR病程中炎症的作用,人们发现巨噬细胞对DR的发病机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范小娥;田芳;李筱荣 刊期: 2010- 02

  • 非特异性免疫与角膜抗真菌感染

    近年来,角膜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特异性免疫作为角膜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必定在角膜真菌感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归纳分析了非特异性免疫中眼表黏膜屏障、细胞因子、细胞、细胞受体对角膜抗真菌感染的作用.......

    作者:陈世坤;韩晓丽;胡建章 刊期: 2010- 02

  • 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角膜移植是治疗多种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由于板层角膜移植相对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有手术要求高、术后视力差的缺点,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及设备的出现,板层角膜移植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阐述.......

    作者:李爱朋;孙亚杰;潘志强 刊期: 2010- 02

  • 贝伐单抗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手段之一.近年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PDR取得一定成效.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既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又可弥补单独注射贝伐单抗治疗PDR的不足.两者联合用于治疗PDR短期内安全有效,但有时可出现视网膜脱离进展,玻璃体再积血,视网膜下出血......

    作者:许艳;陈松 刊期: 2010- 02

  •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是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少见的眼部肿瘤,在眼部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累及玻璃体和视网膜,临床误诊率高,患者预后差.本文就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面作一较全面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杨琼;魏文斌 刊期: 2010- 02

  • 屈光参差的研究现状

    两眼的屈光不等称为屈光参差,其发病率随着地区、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病因学研究发现屈光参差有遗传倾向,发育及环境因素进一步影响其发病,而外伤、其他疾病及手术也可导致其发生.屈光参差是影响视功能、形成弱视的常见原因.目前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报道不多.临床发现屈光参差眼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检测特征.......

    作者:冯蕾;杨亚波 刊期: 2010- 02

  • 弱视的双眼视损害机制研究方法和进展

    双眼视觉功能的损害常见于视觉发育期的弱视患者,近年来对弱视双眼视觉损害机制的研究多关注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种主要类型,从皮层神经元优势柱和双眼驱动细胞水平研究弱视者视敏度、对比敏感度、融合功能、立体视觉以及双眼协调运动各方面功能损害的细胞电生理和神经解剖学机制,企图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解释神经元对庞大的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弱视发生的神经机制,寻求弱视治疗和视功能重建的新途......

    作者:谢芳;赵堪兴;张伟 刊期: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