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Toll样受体与干眼的关系

    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与许多非感染性眼表炎症性疾病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干眼即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在各类型干眼中均能表达,并能促进炎症因子的产生,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可能会为临床上治疗干眼带来新思路.......

    作者:周芳;肖启国 刊期: 2015- 05

  •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研究进展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cyclophotocoagulation,ECP)是一种新型的青光眼手术方式,具有可控性好、疗效高、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的特点.本文就ECP的诞生与发展、手术设备与操作、ECP与传统抗青光眼手术的区别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临床证据,对EC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作者:何珂;贾亚丁;马涛 刊期: 2015- 05

  • 人工晶状体作为眼内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眼部给药途径有眼表、结膜下、前房、巩膜、玻璃体腔给药和全身给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是一个新型的潜在眼内载药系统.其优点为,药物直接曝露于前房,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浓度;植入药物无需额外操作;IOL固定在囊袋或者睫状沟内也保证了药物位置的稳定性.目前将药物加载到IOL上的方法主要有浸泡吸附法、眼内植入剂法、等离子体接枝法、离子束注入法、化学交联接枝法、静电层层组装涂......

    作者:刘金璐;孔珺 刊期: 2015- 05

  •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对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macularhole,IMH)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黄斑裂孔形成的双稳态假说对玻璃体黄斑牵拉导致裂孔两侧形态学变化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玻璃体切割术中内界膜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如内界膜瓣翻转技术、保留中心凹内界膜的剥除术、自体内界膜移植术等使IMH的治疗方法多样化、成熟化,而目前药物玻璃体溶解术,尤其是重组微纤溶酶Ocripla......

    作者:李洁;张喜梅 刊期: 2015- 05

  • 黄斑色素光学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眼底黄斑区具有独特的组织细胞结构,并具备敏锐的视觉、色觉及形觉功能.人类黄斑色素的研究及其在眼底的分布目前可以通过测定黄斑色素光学密度(macularpigmentopticaldensity,MPOD)进行.以往的研究显示MPOD的下降与糖尿病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展有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POD测定在临床上还可用于判断多种其他眼部及相关全身疾病(如青光眼、Stargardt病、......

    作者:张晨;陈伟 刊期: 2015- 05

  • 眼前段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

    目前眼前段药物缓释系统的研究主要有前体药物、佐剂、聚合物凝胶和胶体剂型等.前体药物和佐剂研究较早,应用较多;聚合物凝胶、胶体剂型等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性、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且患者舒适度较高,是现在眼部用药研究的热点.......

    作者:刘晓岸;余敏斌 刊期: 2015- 05

  •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过敏性结膜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过敏性结膜炎是机体在遇到外界抗原时,免疫系统表现出的一种眼部异常超敏反应,其症状涉及整个眼表,包括眼睑、结膜、角膜、泪膜,患者表现为眼睑水肿、痒、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涉及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也有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本文讨论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过敏性结膜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宁婵慧;李冰;郑晓汾 刊期: 2015- 05

  • 自噬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细胞对不良环境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真核细胞通过自噬清除异常积聚的蛋白和损伤的或多余的细胞器,甚至病原微生物来维持细胞内稳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与众多眼病包括白内障、角膜营养不良、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期望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自噬的激活剂或抑制剂)或者药物调控细胞的自噬水平,从而为眼部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任静;刘静雯;秦波 刊期: 2015- 05

  • Schlemm管成形术研究进展

    Schlemm管成形术(canaloplasty)作为一种新的非穿透性手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通过扩张Schlemm管重建自然房水外流通道以加强房水外流,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Schlemm管成形术手术成功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小梁切除术类似.其优点包括:降眼压作用是非滤过泡依赖性的,术中不需要使用抗代谢药物,因而与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极低.但这项新技术大范围应用于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胡城;梁远波 刊期: 2015- 05

  •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治疗策略及进展

    随着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发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认识与探讨逐渐深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巩膜加固术等手段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部分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的视功能状况,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目前各种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治疗策略、存在的争议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以利于更好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时机.......

    作者:李轻宸;汪浩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