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移植重建眼表的研究
采用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重建眼表已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而采用体外培养的自体口腔黏膜上皮重建眼表,国内尚鲜见报道.本文就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的研究进展,作一较为详尽的综述.......
作者:陈轶卉;盛敏杰 刊期: 2006- 04
-
囊袋张力环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可有效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本文就囊袋张力环的发展、囊袋张力环对后囊膜混浊的作用机制、张力环使用的局限性及其改良、术中张力环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娜;王军 刊期: 2006- 04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为主要病理特点,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致盲眼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仍是眼科界棘手的问题之一.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干细胞以其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成为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来源.骨髓干细胞不仅来源丰富、容易获取,并且自体移植还避开了伦理学和免疫排斥两大问题,体现了更好的临床应用性.本文综述利用自体骨髓干细......
作者:杭荟;朱承华 刊期: 2006- 04
-
糖尿病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
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结构上与视网膜神经元、血管关系密切,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外间质中的离子浓度、参与谷氨酸代谢、调节视网膜内酸碱平衡、支持视网膜内各种细胞代谢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损害可引起K+离子通道功能的损害,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功能;谷氨酸载体活性的损害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功能降低,可影响神经元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改变GFAP和occludin的表达与分布,使血-......
作者:沈玺;徐格致 刊期: 2006- 04
-
小窝及其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
小窝是细胞质膜上的特异化区域,在修复角膜上皮损伤、抵抗氧化应激对晶状体的影响、调控视网膜光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窝还介导病理情况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血管渗漏,参与朊病毒感染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
作者:张志勇;姚克 刊期: 2006- 04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弱视中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基于血管内血氧浓度的变化,可以无损伤地反映活体大脑功能,其在脑功能相关的视觉问题中的应用,使人们有机会从整体水平了解弱视患者脑功能的损害特点,还能通过它观察眼优势柱转移,比较不同类型弱视的脑功能改变,以及药物治疗的监测等.本文就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特点、实验设计、技术要求及其在弱视中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安喜艳;赵堪兴 刊期: 2006- 04
-
虹膜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虹膜血管造影(IA)主要包括虹膜荧光素血管造影和虹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于阐释虹膜病变是一项有价值的技术.IA的临床应用国外较为广泛,主要涉及监测眼底缺血性病变继发的虹膜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房水屏障功能的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判定虹膜肿瘤和虹膜发育异常等.......
作者:崔颖;罗光伟 刊期: 2006- 04
-
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研究进展
视网膜下腔是免疫赦免部位,能诱导免疫偏离,产生免疫耐受.血-视网膜屏障的隔离作用、TGF-β和IFN等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CD95L、可溶性因子、Galectin-Ⅰ和TRAIL等所介导的RPE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均参与了视网膜下腔的免疫赦免机制.RPE、小胶质细胞以及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等相关APC均参与了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过程.视网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免疫耐受状态的......
作者:田洁;李根林 刊期: 2006- 04
-
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
先天性无虹膜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异常,病变不仅涉及虹膜,还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及视神经.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ARK)可导致角膜基质瘢痕形成,视功能丧失.本文就ARK的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赵晓彬;晏晓明 刊期: 2006- 04
-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功能改变
玻璃体手术自1991年以来已成为治疗黄斑裂孔的主要手段,而手术后的视功能改善情况成为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指标主要表现在手术后远、近视力有所提高,视物变形有所减轻,中心暗点有所减轻,色觉敏感度有所提高,多焦ERG、立体视觉以及对比敏感度有所改善.......
作者:孙光丽;黄时洲;吕林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有晶状体眼前房角支撑型IOL植入术
- 2 00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引发视神经病变
- 3 与青光眼相关的自身抗体
- 4 偏振激光扫描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 5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发病机制
- 6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7 黄斑前膜的治疗进展
- 8 染色玻璃体切除术
- 9 视力及视野损害与交通事故
-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 11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 1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动态
- 13 角膜个体化切削
- 1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 15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进展
- 16 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
- 17 蛋白激酶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18 郎格汉斯细胞与角膜病
- 19 成年人弱视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