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巨噬细胞内的炎症小体在眼内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一旦发生将造成急性视力下降甚至眼球萎缩.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巨噬细胞中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诱发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如果明确眼内炎发生早期的巨噬细胞相关的抗感染免疫机制,可能为眼内炎的诊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陈丽;李冰;盛敏杰 刊期: 2015- 02

  • 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如非球面多焦点IOL、Toric多焦点IOL和非球面Toric多焦点IOL等的不断问世及临床应用,更好地改善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视力、工作视力以及生存质量.对于新型多焦点IOL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以使患者术后获得佳效果.......

    作者:张景尚;万修华 刊期: 2015- 02

  • 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近视眼的影响

    近视眼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环境、遗传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显示减少对视网膜和巩膜发育的形觉刺激,可诱导眼轴延长;配戴-9.0D角膜接触镜的幼猴3个月后出现轴性近视;敲除Egr-1基因的小鸡眼轴相对增长.既往对人类幼儿形觉剥夺现象的观察性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近视眼发展程度的观察性研究均证明了环境与遗传因素对人类近视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环境暴露因素和人类行为因素如......

    作者:王军良;龚莹莹;辜臻晟 刊期: 2015- 02

  • 虾青素对眼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虾青素是一种源于天然生物的类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多种作用,是一类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成份.目前研究表明,虾青素可以透过血-视网膜屏障对眼组织发挥保护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虾青素在动物实验饲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基础和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以及在常见眼科疾病中的有关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作者:杨明;王志军 刊期: 2015- 02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其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密切相关.Smad通路为TGF-β行使生物功能的经典通路.TGF-β信号通路在血管系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TGF-β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ALK5和ALK1受体结合对其不同活化阶段进行调控,并通过Smad......

    作者:冯一帆;袁非 刊期: 2015- 02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性白内障

    生理状态下,自由基对细胞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导致氧化应激时,自由基产生增多或清除减少,造成细胞及组织的氧化损伤.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包括多元醇通路的激活、氧化应激和晶状体蛋白的非酶糖基化等三种假说,其中氧化应激作用作为中心环节备受关注,其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酶促和非酶促防御抗氧化系统的开发应用为白内障防治提供了一种策略,为缓解和预防......

    作者:马佳;郭秀瑾;李航 刊期: 2015- 02

  • 青光眼模型视神经损伤的评估方法

    对青光眼动物模型视神经损伤的评估有利于青光眼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RGC)计数、视网膜内层厚度测定和球后视神经轴突计数三方面进行评估.几种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RGC的凋亡直接反映视神经损伤的程度,视网膜全铺片染色计数RGC方法操作较简单,但视网膜铺片各层细胞易于重叠;逆行荧光染料标记需进行颅内手术且染料可能泄露到邻近小胶质细胞......

    作者:董兴堂;廖萱;兰长骏 刊期: 2015- 02

  • 人工晶状体材料及设计研究的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患者的数量逐步增加.IOL材料包括传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胶、水凝胶和丙烯酸酯等.开发与使用稳定性、光学质量及安全性更好的新型IOL是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需要.新型材料及设计的IOL包括注入式IOL、纳米材料IOL、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材料IOL等.含HEMA的IOL疗效更确实、术后并发症更低;新型丙烯酸酯I......

    作者:赵晶;万修华 刊期: 2015- 02

  • 玻璃体后脱离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发展过程、手术治疗和转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PVD可以加重DR的病情,完全PVD可以消除新生血管生长支架,减少玻璃体出血,增加氧气浓度,使玻璃体手术简单化等.副作用小的纤溶酶等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可以诱导PVD,其可改变DR的转归和减少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作者:高永峰;雷祥 刊期: 2015- 02

  • 套叠式新生血管在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套叠式新生血管作为新生血管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正成为新生血管研究的重要方向.套叠式新生血管被证明在眼内新生血管的生成和构建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于出芽式新生血管的发生方式,套叠式新生血管由于不发生血管基底膜的破坏、内皮细胞的增生,因而不会出现渗漏、出血等现象.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常因反复的渗出、出血、瘢痕形成终危害视力,套叠式新生血管的发现给眼内新生血管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作者:于蒙溪;武志峰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