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玻璃体手术中屈光透镜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能够看到清晰真实的眼底图像对于成功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较常使用的常规角膜接触镜和广角镜系统,在成像质量和视野方面,各具优缺点.针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有学者对材料、成像质量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近年来,文献报道了放大式、多功能式及自吸附接触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玻璃体手术用眼底观察镜.......

    作者:王君红;张少冲 刊期: 2009- 03

  • 免疫组织化学与眼病诊断

    免疫组化(IHC)是一种极为实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多种抗体来检测组织表达的特异性抗原,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和分类.目前,免疫组化在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眼部肿瘤的诊断与分类、眼部转移性原发肿瘤位置的探测、眼部非肿瘤性疾病的辅助检查、眼底视网膜外膜组成成分的判断以及跌病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指导等.......

    作者:陈向武;袁非 刊期: 2009- 03

  • 视神经炎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视神经炎与中枢神经脱髓鞘关系密切,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辅助检查手段,且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和研究价值.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化传递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苗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分子影像因其各自独特的研究价值而成为临床视神经炎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就近年磁共振成像住视神经炎及其相关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陶承华;叶纹;汤伟军 刊期: 2009- 03

  • 玻璃体构象观察及理化性质测定

    玻璃体作为一种独特透明的细胞外基质,呈黏液凝胶状,含水量高(>98%).其凝胶状态的维持依靠长而细的胶原纤维束状分布,彼此交织相连形成稀疏的网状结构,糖胺聚糖(GAG)透明质酸等结构则填充其间进一步维持机械顺应性/应力.这种兼具黏弹性与流动性的独特性状使其在结构观察与理化测定方面有别于眼部其他组织.本文介绍旋转投影透射电子显微镜(RS-TEM)、标准着色对比法、冷冻断裂/深度蚀刻联合透射电镜、三维......

    作者:张倩茹;马进 刊期: 2009- 03

  • 贝伐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新型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地减少新生血管的活动性,降低新生血管的渗透性,促进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有效地控制眼压.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可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就贝伐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宋宏鲁;王海燕;王雨生;胡丹 刊期: 2009- 03

  • 贝伐单抗在眼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虹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短期疗效,而眼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也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眼科学者开始应用贝伐单抗结膜下注射或者点眼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同时部分学者也开始在临床尝试性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如角膜炎症、翼状胬肉、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与角膜移植手术相关的新生血......

    作者:苏龙;赵少贞 刊期: 2009- 03

  • 人工晶状体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人工晶状体(IOL)表面改性通过改变IOL的表面理化性能达到提高生物相容性、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并同时保持IOL本体材料的力学光学优良性能的目的.IOL表面改性研究在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如等离子体、离子束、紫外光-臭氧技术的应用,高度亲水、高度疏水、亲水和(或)疏水微相分离、高表面能表面的构建.单表面修饰(前表面亲水改性,后表面保持疏水特性)、增强黏附力等改性理念的更新等.这与改性技术的进步、具有......

    作者:王瑶;姚克 刊期: 2009- 03

  • 知觉学习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继容;顾宝文 刊期: 2009- 03

  • 成年人弱视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成年人弱视是成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弱视筛查及诊断的视力标准不同,所得患病率也不同.本文对成年人弱视的诊断标准、患病率、分类,形成弱视的危险因素,成年人非弱视眼的视力损害风险,成年人非弱视眼损害后对弱视眼的影响,成年人弱视对接受教育和未来职业及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越;梁远波;杨晓慧;付晶;孙兰萍;王宁利 刊期: 2009- 03

  • 遗传性促血栓形成因素与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引起视力丧失的第二大视网膜血管病.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一些探讨遗传性促血柃形成因素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这些遗传性促血栓形成因素主要包括高半胱氨酸血症,抗磷脂抗体,活性蛋白C抵抗及凝血因子V突变,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缺乏等.......

    作者:段毅琴;朱小华;段宣初;梁远波 刊期: 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