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Alzheimer病与视网膜变性
Alzheimer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它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且至今无法治愈.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tau蛋白引起的神经纤维缠结是导致AD患者大脑病变的两大主要机制.近来发现越来越多的AD患者除了意识和行为障碍,还存在眼部症状.有研究表明AD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不仅沉积于大脑,同时累及视网膜,且视网膜病变较大脑病变更易观察诊断.因此,研究A......
作者:李晓;张卯年 刊期: 2013- 04
-
氧化应激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自由基是与葡萄膜炎发生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必须介质.氧化应激在非感染性和感染性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中均起了关键作用,调节或控制氧化应激有助于改善葡萄膜炎的症状.各种抗氧化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抑制氧化应激的产生,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增强机体自身的抗氧化功能,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抗氧化治疗将可能是葡萄膜炎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杨婷婷;邓娟 刊期: 2013- 04
-
视网膜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均是由视网膜细胞变性凋亡而引起.视网膜细胞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视网膜移植、组织工程学、基因修复、药物保护及视觉假体等方法对视网膜进行修复或促进其再生.......
作者:蒋欣桐;张少冲 刊期: 2013- 04
-
布比卡因在斜视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布比卡因是长效酰胺类钠通道阻滞剂,除麻醉作用外,肌注后还能导致局部骨骼肌细胞变性、坏死、再生,使肌肉增粗、肌力增强,有研究者提出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治疗斜视.目前,已有研究者对以共同性水平斜视为主的患者进行试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眼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亦有学者在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方面对布比卡因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将对布比卡因在斜视领域的试用现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探讨未来......
作者:吴怡;艾立坤 刊期: 2013- 04
-
Müller细胞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视网膜Mü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维持视网膜细胞外环境的稳态.Müller细胞通过增生、迁移、收缩以及显型改变来应答视网膜内环境的改变或视网膜损伤,是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主要细胞之一.本文就Mü......
作者:杨骁;袁援生;钟华 刊期: 2013- 04
-
谱域OCT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前后的应用
与传统的时域OCT相比,谱域OCT(spectraldomain-OCT,SD-OCT)的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分辨视网膜尤其是外层视网膜内的细微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SD-OCT扫描可以提供病变视网膜的细节及局部立体结构信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SD-OCT对视网膜尤其是IS/OS连接层的观察有助于判断视力预后.......
作者:屠颖;潘澄;魏文斌 刊期: 2013- 04
-
醛糖还原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作为糖代谢多元醇(山梨醇)通路的关键酶,其活性的改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R的活性增高与早期DR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的破坏、中晚期DR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AR活性的增高在DR的发病中所参与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理论上,AR活性增高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机制,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作者:韩雪;苏胜;刘平 刊期: 2013- 04
-
视网膜假体的研究进展
目前视网膜假体是所有视觉假体中研究成熟、广泛的一种,其研究目标是帮助失明患者恢复有用视力,尤其针对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致视力丧失者.依电刺激部位不同,视网膜假体分为视网膜上假体和视网膜下假体.前者通过玻璃体手术将微电极植入并固定于视网膜上;后者通过巩膜途径或玻璃体途径将微电极置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近年来对视网膜上假体的阵列电极、刺激电流等进行了改进;对视网膜......
作者:储三军;徐海峰 刊期: 2013- 04
-
摇晃婴儿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征(shakenbabysyndrome,SBS)是儿童受虐待后常见的死亡原因,其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但少有外伤迹象.硬脑膜下出血和视网膜出血是其突出特征,眼部损伤是诊断SBS的重要依据.眼科医生在SBS的诊断和治疗中以及在儿童虐待的司法鉴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SBS的眼部表现及其发生机制,阐述眼科医师在其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侯慧媛;王雨生 刊期: 2013- 04
-
微小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视网膜疾病的关系
微小RNA(microRNA.miRNAs)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miRNA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增生以及凋亡等过程.近年来,人们也发现miRNA在视网膜不同细胞中呈特异表达,尽管尚无直接证据,但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miRNA在视网膜中的特异表达以及miRNA在视网膜疾......
作者:靳晓亮;吕立夏;徐国彤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及其手术进展
- 2 视神经转移癌研究现状
- 3 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
- 4 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 5 Stickler综合征
- 6 眼外肌Pulley的研究进展
- 7 氧化损伤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
- 8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OCTA表现及发病机制
- 9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的研究进展
- 10 间歇性外斜视的控制力评估及其立体视觉
- 11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底改变
- 12 《临床低视力学》一书出版
- 13 葡萄膜炎相关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 14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的生化机制和基因治疗
- 15 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附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
- 16 Terson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 17 Peters异常:角膜基质中角膜细胞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异常
- 18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19 视觉电生理和视野改变与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关系
- 20 环氧化酶-2抑制剂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