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多焦电生理客观检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意义
多焦电生理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分为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两种.mfERG可以分别了解视网膜内层和外层对应于视野各部位的视功能.青光眼对视网膜造成的损害主要是视神经纤维层.本文介绍青光眼患者mfERG的波形改变,着重探索mfERG波形中可能所含的视神经纤维层成分,并探讨了mfERG在诊断青光眼中的局限性.mfVEP作为客观视野检查法近几年也在青光眼的视......
作者:刘妍;吴德正 刊期: 2003- 02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对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简便易行,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尚不多.本文综述了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魏文斌;何守志 刊期: 2003- 02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细胞外液体在视网膜内核层和外丛状层之间积聚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尽管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部分解释液体的外流,但主要的原因是血-视网膜屏障包括毛细血管内屏障和RPE外屏障的破坏,认为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减少导致屏障的破坏.已知多种可溶性介质与黄斑水肿相关,其中VEGF是活跃也是研究多的......
作者:李双农;唐仕波 刊期: 2003- 02
-
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干眼症
睑板腺通过分泌睑脂组成泪膜脂质层,防止泪液过度蒸发,促进泪膜稳定性.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破坏正常的睑脂分泌,使泪液蒸发过强,是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常见原因.目前对睑板腺和泪膜脂质层功能评价的认识尚不足.本文就睑缘和睑板腺的功能特点和临床评价、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干眼症的关系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海燕;庞国祥 刊期: 2003- 02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手术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日益成为危害人们视力的重要疾病,近年对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的黄斑水肿病人选择性地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得了显著疗效,也推动了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机制的研究.......
作者:程朝晖;赵培泉 刊期: 2003- 02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为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本文参考了有关文献,从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分类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对激光光凝这一治疗方法予以较为全面的归纳.......
作者:周正申;王康孙;王玲 刊期: 2003- 02
-
胆碱能系统与实验性近视
由于近视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人们认识到近视眼是在神经递质作用下眼球生长重塑的结果.在近视形成过程中眼内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巩膜的生长状态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大量研究证明,乙酰胆碱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实验性近视眼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本文着重对胆碱能系统在实验性近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毛俊峰;刘双珍 刊期: 2003- 02
-
屈光性角膜术后的干眼症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但术后可导致干眼症,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病变,Schirmer泪液检查和泪膜破裂时间异常.其主要原因为角膜知觉下降,从而导致泪液反射性分泌减少.术后干眼症可持续数周至一年,导致伤口愈合减慢,影响视力,但多为暂时性,可用人工泪液或泪小点栓塞进行治疗.......
作者:接英;潘志强 刊期: 2003- 02
-
抗真菌治疗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眼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已成为临床上棘手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国外在抗真菌治疗的研究上有较多进展,主要包括多种药物如脂质复合物、新型三唑类、免疫抑制剂、细胞壁破坏药物等,以及如联合用药、真菌疫苗等多种治疗措施.其中多数已用于眼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上述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它治疗措施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眼部真菌感染提供参考.......
作者:曾庆延;董晓光;谢立信 刊期: 2003- 02
-
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由于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成为近年来眼表疾病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动物实验和基础临床研究证实,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恢复眼表正常结构,具有较多优越性,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其近年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敏;孙慧敏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功能与信号转导系统的关系
- 2 先天性泪囊突出的研究进展
-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远程筛查
- 4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
- 5 葡萄膜黑色素瘤经巩膜表面敷贴放射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 6 00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引发视神经病变
- 7 微小RNA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的关系
- 8 屈光性角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
- 9 葡萄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 10 氧化还原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 11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进展
- 12 葡萄膜黑色素瘤染色体异常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 中国人Leber先天性黑矇的分子遗传学
- 14 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基因研究进展
- 16 多点扫描激光及其在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17 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神经保护
- 18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模型构建与选择
- 19 008 急性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20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