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生物芯片技术在眼科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检测的快速、高效、高通量、高度并行性、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一经出现即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成为研究生命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生物芯片技术在眼科疾病研究中也颇受关注.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及其在眼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陈学国;何守志 刊期: 2003- 05
-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状态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后的屈光改变是影响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白内障术后屈光改变的各种原因以及屈光稳定时间等方面综述了白内障术后的屈光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术后配镜.......
作者:蒋慧中;施玉英 刊期: 2003- 05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远程筛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目前的主要致盲眼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必要性已毋置疑.远程医疗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中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的研究现况加以综述.......
作者:莫静;唐罗生 刊期: 2003- 05
-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发生于许多眼底疾病,预后较差,目前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脉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理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结构、形成机制以及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
作者:张雷;王康孙 刊期: 2003- 05
-
青光眼筛查的意义及方法评价
青光眼患病率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而增加,它对人类生存质量、社会经济的挑战是巨大的.青光眼筛查符合WHO推荐的疾病筛查标准的大多数条件.筛查进而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了避免青光眼盲的佳机会,早期治疗者预后佳.非散瞳眼底数码照像以及倍频视野检查对开角型青光眼筛查价值较大.考虑到成本-效益,青光眼筛查应在高危人群如5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高度近视者中进行.......
作者:李建军;徐亮 刊期: 2003- 05
-
晶状体上皮衍化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晶状体上皮衍化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的生长因子,关于它的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对多种组织细胞具有促进生长、粘附和保护其在多种应激状态下存活的作用.本文就与晶状体上皮衍化生长因子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雯;姚克 刊期: 2003- 05
-
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通过利用眼的生理性调节基础而设计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使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获得部分调节力.现综述目前临床上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会真;吴昌凡;吴明星;曾骏文 刊期: 2003- 05
-
新型抗青光眼药物--Bimatoprost
1996年适利达应用于临床,是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局部前列腺素类抗青光眼药物.目前适利达(Latanoprost)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线的抗青光眼药物,近几年,在我国也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尔后,较适利达作用更强的局部前列腺素类抗青光眼新药-Bimatoprost(Lumigan)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陆续上市,本文就其药物学基础研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涛;邵慧 刊期: 2003- 05
-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评价方法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在临床上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展变化进行客观、准确的观察和评价,对其治疗和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的晶状体后囊混浊评价方法的原理、有效性、优缺点及新一代数码图像和计算机软件在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新玲;李筱荣;孙惠敏 刊期: 2003- 05
-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晶状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研究对象是直接参与生命活动的蛋白质.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新的研究领域、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在晶状体疾病研究中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加以综述.......
作者:熊炜;唐罗生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 2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和眼内新生血管性病变
- 3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 4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 5 在非青光眼人群中血压与视盘结构的关系
- 6 睫状肌麻痹剂对眼部组织的影响
- 7 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新趋势-合理联合用药
- 8 眼前段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
- 9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 10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评价方法
- 11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进展
- 12 眼内肿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概况
- 13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理改变
- 15 葡萄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6 钙蛋白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
-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与全身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18 视网膜微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 19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免疫反应研究的进展
- 20 小儿心脏移植术后虹膜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