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提高白内障患者视力,故手术日益普及,但其并发症亦增多,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为其中并发症之一。本文着重对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的定义、发生率、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朱彩红 刊期: 2002- 01
-
眼球摘除对眼眶发育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在眼科手术中,平均眼球摘除率为2.8/10万。在成人眼球摘除后,常导致眼球摘除后综合征。在儿童摘除眼球后,不仅会导致眼球摘除综合征,而且导致眶骨发育迟缓,严重者造成颜面畸形。为此,本文就眼球摘除适应证、眼球摘除综合征发生机制和防治、以及眶内植入物对眶骨发育影响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马建民 刊期: 2002- 01
-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上发现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密切相关,其可能的机制有:(1)升压基因学说;(2)胶原基因学说。高度近视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增高表明,二者的基因在糖皮质激素诱导下易表达特异性蛋白,这可能与高度近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TIGR基因突变有关。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诊断、遗传学说及机制等方面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平 刊期: 2002- 01
-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眶内囊肿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眶内囊肿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往往不为人们所认识,而误诊为先天性无眼球或眶内肿瘤。其发病机制为胚胎裂闭合异常。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囊肿伴有小眼球。此种先天性疾患可通过手术摘除囊肿及眼球并给予整形治疗而达满意效果。......
作者:陈涛 刊期: 2002- 01
-
小梁细胞收缩特性研究进展
小梁细胞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小梁细胞具有平滑肌样收缩特性,主动参与房水流出及眼内压的调节。本文就其收缩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青光眼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陆慧琴 刊期: 2002- 01
-
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成年人的生命,约50%的患者在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术后15年内死于此病,一旦发生转移,死亡率极高。本文对近年来在临床、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及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02- 01
-
BIGH3基因与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营养不良系指与遗传有关的原发性、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疾病,患者双眼角膜有异常物质沉积。近年来对角膜营养不良的认识已深入到基因水平。BIGH3基因是一个与角膜营养不良相关的基因,它的不同突变引起不同类型的角膜营养不良。本文对BIGH3基因及其突变所引起的角膜营养不良进行综述。......
作者:于洁 刊期: 2002- 01
-
bFGF影响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眼科的研究
bFGF参与多种细胞凋亡的调控。随着凋亡研究的深入,近年来bFGF与凋亡关系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bFGF对凋亡过程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并成为该研究领域中发展为迅速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就bFGF影响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眼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咏东 刊期: 2002- 01
-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及人工虹膜的应用进展
先天性和外伤性无虹膜眼病的发生率较低,可同时伴有白内障的发生,患者大多数会感畏光及视力下降。白内障术后植入成黑色虹膜隔的人工晶状体或人工虹膜来修复无虹膜眼已在临床应用,本文就此种人工晶状体及人工虹膜的模型、手术方式、手术近远期效果及术后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张伟 刊期: 2002- 01
-
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囊袋收缩综合征
连续环形撕囊(CCC)是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领域的大进展之一。环行撕囊术的实施使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手术成为可能,提高了乳化效果,减少了对眼组织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持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固定,同时也明显地减少了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其它并发症。本文综述了与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囊袋收缩综合征。主要包括:囊袋皱缩综合征、囊袋膨胀综合征、偏心囊袋收缩。......
作者:张洪洋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 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相关性的研究
- 3 先天性无虹膜症并发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 4 Cogan综合征
- 5 贝伐单抗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6 水通道蛋白基因和连接蛋白基因在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7 青光眼的动物模型
- 8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矫正近视临床进展
- 9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与病理
- 10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概况
- 11 黄斑裂孔内界膜剥离术中应用吲哚青绿对视网膜的影响
- 12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免疫反应研究的进展
- 13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的研究进展
- 14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球发育和屈光的变化
- 15 眼表黏蛋白的研究进展
-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调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 17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抑制眼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
- 18 脑红蛋白与眼
- 19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进展
- 2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钾离子通道的表达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