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眼部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特点,其引发的疾病已成为目前致盲的重要原因.VEGF家族在新生血管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影响细胞增生、细胞迁移、诱导毛细血管腔形成,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生长.本文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例,介绍VEGF家族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针对其作用机制可采取的相应防治方法.......

    作者:徐庆玥;袁非 刊期: 2009- 05

  •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regulatorsofG-proteinsignaling5,RGS5)是RGS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不仅负向调控G蛋白耦联受体相结合的信号转导,还能抑制下游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激活.其与缺氧及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RGS5与眼部和其他组织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叶子;王雨生 刊期: 2009- 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生长方式及细胞成分的研究进展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不及时治疗常导致失明.新生血管的产生是PDR的特征性表现,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病理变化.及时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可以有效降低PDR造成的病理损害.目前对PDR中新生血管的产生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PDR病变中新生血管的生长方式及参与作用的细胞成分作一综述.......

    作者:陈向武;袁非 刊期: 2009- 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病因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人类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其病理变化不仅是微血管的病变,更是视神经的退行性变;发病病因不仅与病程、血糖、血压等多方面全身因素有关,还与眼压、眼部手术等局部因素相关.......

    作者:陈桦;曾莉 刊期: 2009- 05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新进展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在晶状体设计上接近人眼自然调节过程,其主要包括单光学面调节、双光学面调节及变形调节三大类,目前每一大类都在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各类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设计原理、结构材料、术后视力及调节力等方面的归纳,较全面地阐述近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发展进程.......

    作者:朱亚楠;姚克 刊期: 2009- 05

  • 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损害和保护的双重作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一方面通过释放和(或)分泌一系列免疫应答分子、细胞因子、神经毒性物质等产生细胞毒性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吞噬清除病原体和细胞碎片以及分泌抗炎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等,产生有利于神经元再生、保护死亡神经元的周边区存活的作用.......

    作者:程丽娜;钱韶红 刊期: 2009- 05

  • 近视及近视性弱视研究进展

    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儿童近视性弱视主要是由于近视眼长期妨碍外界物体对眼内视网膜的刺激,致使视网膜成像模糊,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视觉发育延迟所致.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差与其疾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针对近视性弱视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晶 刊期: 2009- 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严重的世界性致盲性眼底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身和(或)局部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等,可以引起视网膜发生病理生理上的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形态及结构的异常,导致DR的发生及进展.......

    作者:韩云飞;郭海科;张洪洋 刊期: 2009- 05

  • 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视眼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离焦性近视与人类近视眼有较多相似之处,其生理机制与人类近视原型更接近,因此对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人类近视眼的认识.目前关于离焦性近视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揭示了其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异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调节因素、局部视网膜机制、视网膜神经介质、基因表达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等.......

    作者:魏星;张金嵩 刊期: 2009- 05

  • 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近期进展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角膜缘干细胞理论及干细胞理论的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1)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起源和确立;(2)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实验、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证据;(3)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应用;(4)角膜缘干细胞理论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张红敏;王丽娅;朱志忠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