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的处理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是多种眼科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共同表现形式之一,往往导致急剧和严重的视力损害,对大面积发生于黄斑部的视网膜前和(或)视网膜下出血,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以减少它对黄斑功能和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对于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可采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tPA、注气、注射bevacizumab等方法;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激光引流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作者:刘文杰;高磊 刊期: 2010- 03
-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现状
外伤性黄斑裂孔主要发生在中青年,伤后患眼中心视力严重下降.目前在治疗上存在保守观察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可通过裂孔的自行愈合达到部分解剖和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有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眼内气体填充、联合内界膜剥除术、自体浓缩血小板封孔等方法.建议裂孔发生后观察保守治疗3~4个月,如裂孔未能自愈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胜;赵铁英 刊期: 2010- 03
-
干细胞与视网膜修复的研究进展
目前眼底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导致的视力障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干细胞包括视网膜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多功能诱导干细胞的视网膜疾病的治疗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现就以上干细胞在视网膜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静;罗敏;谷平 刊期: 2010- 03
-
PET/CT融合显像技术在眼部原发肿瘤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融合显像技术(PET/CT)可以高度敏感地反映体内生理生化过程并对其精确定位,是临床上重要的影像学诊断工具,近年来已被逐渐应用于眼部原发肿瘤的检测中.本文就PET/CT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和分期,以及对眶周恶性肿瘤和眶内恶性淋巴瘤的转移评估及分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杰;杨亚波 刊期: 2010- 03
-
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神经保护
视神经炎常合并视神经的缺血性改变,炎症产生的一氧化氮、自由基作用于视神经和脱髓鞘而暴露的轴索,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是20%左右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初始表现,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的神经保护治疗包括激素相关治疗、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相关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选择性通道阻滞剂等.......
作者:种泽龙;陈松 刊期: 2010- 03
-
充气式小梁网搭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试点研究
作者首次报告了一种新颖的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充气式小梁网搭桥术(pneumatictrabecularbypass,PTB).这一术式可视为一种轻度的小梁切开术,它采用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入Schlemm管而导致其细微破裂并通过小梁网进入前房,不用合成纤维扩张线即可达到小梁网搭桥效应.......
作者:Eldaly MA;李建军 刊期: 2010- 03
-
前房角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junioropen-angleglaucoma,JOAG)较常用的术式,缺点是存在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滤过泡渗漏等潜在并发症的可能.前房角切开术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较常用的术式.作者报告了波士顿市马萨诸塞眼耳医院采用前房角切开这一轻度侵人性手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的结果.......
作者:Yeung HH;Walton DS;李建军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功能与信号转导系统的关系
- 2 昼夜眼压波动及其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意义
- 3 Lumican及其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
- 4 重硅油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 5 von Hippel-Lindau病研究进展
- 6 氧化应激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7 后囊混浊的研究新进展
- 8 血栓溶解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9 糖尿病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机制研究进展
- 10 黄斑转位术后的旋转性斜视与复视
- 11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青光眼的关系
- 12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晶状体手术中的应用
- 13 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的研究进展
- 14 儿童近视进展的机制及其干预
- 15 玻璃体手术中屈光透镜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 16 电穿孔法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
- 17 先天性白内障临床类型与基因定位
- 18 双手微创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19 眼睑皮脂腺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 20 红光对视觉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