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弱视治疗进展
近年来在弱视治疗方面,眼科学、神经科学及心理物理学研究均提出神经可塑性理论,并证实可以作为大龄弱视的治疗手段,即在双眼分视模式下,通过量化弱视双眼间抑制的知觉学习,降低非弱视眼对弱视眼的抑制,实现双眼平衡,不仅提高弱视眼的视力,而且达到双眼视治疗的目的.......
作者:郁昕;冯雪亮 刊期: 2014- 01
-
代谢组学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是定性和定量地检测机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者发生基因修饰后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对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的生物标记物,还可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代谢组学常用的研究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法,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非监督分析方法和监督法.本文回顾了代谢组学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药物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着重对其在眼科相关疾病如眼外伤......
作者:戴颖;武志峰;盛慧明 刊期: 2014- 01
-
眼底自发荧光成像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眼底自发荧光是一种可以反映脂褐质和黑色素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脉络膜分布情况的无创成像技术.短波长自发荧光和近红外自发荧光成像方法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痣与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色素变性、氯喹视网膜病变、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作者:李慧;贾亚丁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
- 2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应用与手术技术
- 3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注气移位治疗
- 4 玻璃体构象观察及理化性质测定
- 5 Graves眼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 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7 先天性白内障所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的视网膜机制研究
- 8 自噬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9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婴幼儿的应用
- 10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
- 11 弱视的临床影像学研究进展及其评述
- 12 角膜朗格汉斯细胞
- 13 波士顿型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
- 14 我国TGFBI基因相关性角膜营养不良的研究现状
- 15 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的细胞因子
- 16 视网膜感光细胞早期发育的形态学研究现状
- 1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进展
- 18 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研究进展
- 19 分频幅去相干血管成像
- 2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