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64年创刊,双月刊。系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眼科学情报性学术期刊。《国际眼科纵览》是我国较早的眼科专业杂志之一,以中、高级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主要以综述、学术简讯、述评、会议纪要等栏目形式,报道国内外眼科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经验,在国内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历任总编辑为张晓楼、张士元,现任总编辑徐 亮,编辑部主任李建军。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0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00/R
邮发代号: 2-60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豹纹状眼底改变研究进展
豹纹状眼底改变指在除盘周区域外的眼底后极部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其原因可能为视网膜色素上皮透见性增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脉络膜大血管间色素沉积等.豹纹状眼底改变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观察豹纹状眼底的改变程度可估计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此外,豹纹状眼底改变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相关,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依据.......
作者:延艳妮;魏文斌 刊期: 2017- 06
-
去泛素化酶UCH-L1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是生物体蛋白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能使被破坏的、错构的、废弃的蛋白降解,并调控生物学过程.去泛素化酶UCH-L1因具有水解和结合泛素的双重作用而备受关注,除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外,UCH-L1在眼科疾病中的变化仍值得探索.UCH-L1可能是白内障发病的促进因素,并与青光眼视神经轴突损伤有关,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眼病中可能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纪力旸;王帅;赵雨彤;王广亮;李静敏 刊期: 2017- 06
-
黄斑区微观结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预测价值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epiretinalmembrane,IERM)是较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graphy,OCT)是监测IERM术后恢复状况的有力工具.利用OCT研究黄斑区微观结构可对IERM术后佳视力进行预测,其中主要评估指标是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内层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细......
作者:赵小琴;李林芮;杨桢;许立帅;杨小丽 刊期: 2017- 06
-
抗肿瘤药物的眼部不良反应
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不断发展,各类化疗药物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不良反应发生.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视力下降、干眼、结膜炎、角膜炎等.常见引起眼部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有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有丝分裂抑制剂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等.化疗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通常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意识到潜在的视力损伤,早期诊断和干预,适当减量或间歇给药可能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有助于改......
作者:吴娅莉;余敏斌 刊期: 2017- 06
-
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对全角膜屈光力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测量角膜屈光力的仪器有手动角膜曲率计、IOL-Master、角膜地形图仪等,其原理包括模拟角膜屈光力、基于高斯厚透镜公式的角膜总屈光力、光路追击法获得的角膜总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的相关性有限,若忽略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行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将造成顺规散光过矫,逆规散光欠矫.故个性化测量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得到精确的全角膜屈光力,对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术后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琪;刘杰为;刘文洁 刊期: 2017- 06
-
干眼新型干预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眼表微环境的保护作用机制
干眼新型干预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维持眼表微环境平衡,包括对抗炎症方面的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和新型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对抗氧化应激方面的维持氧化酶和抗氧化酶平衡和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通过增加黏蛋白、脂质含量维持泪膜稳定性三个方面.......
作者:褚晨晨;茹玉莎;张琰;黄悦;赵少贞 刊期: 2017- 06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全球范围内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手段阻止或逆转病变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在体内或体外培养诱导下可分化为某一谱系的视网膜细胞,通过细胞替代、神经保护和血管调控等机制起到修复和保护视网膜功能的作用,这为RP的细胞替代疗法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董力;魏文斌 刊期: 2017- 06
-
微波辐射致晶状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电子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与微波的接触愈来愈密切,微波辐射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眼是人体吸收微波能量的两个“热点”之一,而晶状体又因其含水量高、无血管的特性成为研究的焦点.大剂量微波辐射主要通过热效应导致白内障形成,而低剂量微波辐射则可能通过细胞分子水平的非热效应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间隙连接、增生周期、遗传稳定性等方面造成损伤,并引起细胞的应激反应.......
作者:丁瑜;俞一波 刊期: 2017- 06
-
黄斑前膜的治疗进展
黄斑前膜是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的玻璃体黄斑疾病.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在黄斑前膜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治疗黄斑前膜主要有观察、药物和手术.药物玻璃体溶解术是指利用酶促使玻璃体液化,并且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腔内注射微纤溶酶而不行玻璃体切除术,导致完全玻璃体后脱离,为药物治疗黄斑前膜提供了新的方案.但玻璃体溶解药物用于治疗黄斑前膜成功率不高,并发症时有发生.药物治疗黄斑前膜还需要更多临......
作者:胡圆;张威;杨海军 刊期: 2017- 06
-
葡萄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研究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melanoma,UM)主要来源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预后差.其转移是导致该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发生血行转移的概率可高达50%.UM的预后与临床组织病理学高危因素、基因表达谱、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相关程度有所差异.探索UM高相关性的预后因素是评估UM转移的风险大小、无病生存期的重要方向,从而进一步为患者是否保留眼球以及个体化治疗提......
作者:毛英;白海霞;李彬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2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 3 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4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视网膜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 5 白细胞介素1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6 011 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
- 7 超高分辨率OCT评价外层视网膜微结构
- 8 细胞膜表面蛋白多糖Syndecan-4在眼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9 微波辐射对眼球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干预途径
- 10 微小RNA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的关系
- 11 Sonic Hedgehog通路在脊椎动物眼球发育及眼病中的作用
- 12 氧化应激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分频幅去相干血管成像
- 14 青光眼手术滤过通道抗瘢痕化的药物研究
- 15 β-防御素及其在眼内组织中的表达
- 16 3D打印眼镜的定制化优势
- 17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损伤的研究
- 18 虹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新进展
- 19 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测定眼底自体荧光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 2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策略